新势力变局:野心家退场,奋斗者V型反弹丨年终2023
要想做出一番事业,“赌”是必然的一部分。
即便要押上同样大的赌注,但雷军和许家印各自“赌”的行为,在大家眼里大概也是不一样的。
「这将是我人生中第四次创业,也是最后一次。」
「我很清楚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,我愿意押上我全部的声誉再次披挂上阵,为小米汽车而战。」
2021年3月30日,小米正式官宣造车。
那时雷军在发布会上说到,他们是在当年1月15日开始认真研究电动车产业。两个多月后,小米作出了决定。
这么短时间内下定决心造车,看似有点儿戏,但实际上雷军作为投资人,其下注的业务触角早已覆盖了ADAS域控、动力总成、底盘、车用半导体、碳化硅模块、激光雷达等。
此外,他还是蔚来、小鹏、极石的早期投资人。
雷军下决定造车,可以说从不缺对电动车产业的研究,缺的主要是「决心」。
作为成功的连续创业者,雷军在造车问题上主打的是「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」。
去年9月,雷军发文说到,「有些人认为,我们已经错过了进入市场的窗口,但我不同意,比赛才刚刚开始,我认为小米有很多机会。」
「我相信,当电动汽车行业成熟时,世界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%以上的市场份额。」
「我们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成为前五名之一,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,竞争将是残酷的。」
今年1月,雷军在小米汽车开了一场全员会,他表示「这辆车一定会大火,唯一担心的是电池价格如果再涨,我们可能就变成超级豪华车了。」
之所以雷军信心满满,很大程度是建立于小米SU7呈现出了如Taycan一般的姿态。
近5米长的中大型轿跑,单电机版也有220kW峰值功率,可选装激光雷达,分为400V和800V的不同版本。
这一次,小米势要拿出当年“1999元”的气势,将高高在上的豪华车价格打下来。
只不过在小米登场之际,它的老对手华为也在虎视眈眈。
相比于小米汽车赌上雷军的声誉,华为下的赌注则是「破局出路」。
不过有着华为深度赋能的问界,在去年一度强势崛起下,到了今年上半年的表现则不如人意。
问界M5交付量持续下滑,去年底上市的M7也没有获得市场肯定,上半年的问界不乏市场一片看衰声。
面对外界质疑,余承东强势回应——
「其他人对我们,会经历看不起、看不懂、追不上的过程,现在到了“看不懂”的阶段,而“追不上”还得长期努力。」
随着华为Mate 60的回归,同时新款M7在耗资5个亿的改款后,问界开启了一段「起死回生」的强势反扑。
10月、11月,新款M7接连交付破万,目前该车的大定订单已突破10万辆,12月将挑战交付2.3万辆、明年挑战月付3万辆。
不久后,问界M9将正式登场,新车或将把问界品牌推向另一高度。
除去在问界身上发力以外,智界S7的到来正式拉开了华为智选车联盟的攻势。
其中,智界S7取以24.98万的起售价,加上30.08万起售的阿维塔12,华为系轿车已对小米SU7实现了围堵。
作为智选车的首款轿车,智界S7首发了华为途灵智能底盘技术、无人代客泊车、鸿蒙座舱4.0等等,可见华为在其身上放的心血并不少。
然而从该车上市前后的传播声量来看,智界所获得的支持并不多,这多少揭开了华为「组朋友圈」的艰难险阻。
从智选车到鸿蒙智行,华为悄然完成了对智选车业务的战略升级,目前该模式下的合作对象包括了赛力斯、奇瑞、江淮和北汽。
与此同时,华为和长安签署了《投资合作备忘录》,华为拟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整合至新的合资公司。
华为除去邀请智选车合作伙伴入股新公司以外,最新消息指还邀请了奥迪和奔驰。
由此来看,新合资公司的组建,实际是HI模式的进阶演化。
智选车、HI模式各自实现战略升级,这是华为正在下的大棋。
此外,近日余承东再在年会上放话,「明年华为将推出非常有引领性、创新性、颠覆性的产品。」
从产品到经营模式,华为已经开启了「别人追不上」的发展阶段。
至于小米的进场,它能追到哪个地步,这是目前留给市场最大的疑问。
如果说这两者都是输不起的话,那么落败的一方又会是谁呢?